当前位置: 小金属 > 详情
火车站有人拿200元现金,要求给他微信转账200元,能转吗?-每日焦点
2023-01-18 08:04:08    财新说

2023年,我国的疫情管控策略降级,很多人的选择也从此前的就地过年,转变为更好的返乡过年。

形式上的改变,也使得此前春运相关的安全问题再次被提及。


(相关资料图)

火车站换钱

很早开始,火车站或是汽车站这样的交通枢纽中,就产生了换钱的行为,虽然在移动支付深度开发的当下,使用现金的人群不再向此前一样多,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且随着移动支付的开发,换钱行为也产生了升级。

现阶段中,行为主要以现金换取支付宝或是微信余额为主。一般情况下,换钱者会以各种借口表示自己的资金来自正当途径,但是现在要在微信上购买东西,现金无法使用为由,并表现的很焦急,在和路人沟通时,态度也较为良好。那么我们要不要和他们换钱呢?

首先,先思考为什么。虽然说,他们的理由完善,状态焦急,语气礼貌。

但我们理智的想一下,为什么他们选择换钱而不是存到自己的银行卡后,自行转换资金呢?

如果确有难处,那么我们站在软件属性的角度出发,微信本质上其实属于一种社交软件,支付或是转账功能是在之后开始与支付宝竞争时才衍生的项目。

很明显与好友换钱相比和路人换钱更为容易,换钱者选择路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站在感性以及理性的角度出发,感性方面,或许换钱者是当下确有急事。

而理性方面,微信支付功能相较于支付宝或是其他以支付为主要途径的软件,一般在交易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或是专业不足的现象,且主动转账的行为虽然可追溯,但实际效果方面200元的金额,并不能使得软件方产生更多的关注。

人们在追溯时,大概率得到的结果其实也仅是安全方面的建议,甚至是在追溯过程中被软件方所忽视。那么我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是选择帮助还是拒绝呢?

合理帮助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或许人们可以选择性的帮助。但前提是合理,也就是当换钱者向你描述诉求之后,人们可以选择带换钱者前往附近的街边门店,或是及时寻求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

个人直接帮助并不建议,一方面是安全性难以保障,一方面是及时辨别行为的可信度。

虽然,在社交或是社会活动中,人们更愿意相信好人多,但这并不代表,不会有人利用别人的善良来完成自己的不良目的。

那么为什么火车站换钱的人会一直存在呢?且移动支付的出现也对这个群体没有产生制约呢?

行为研究者

其实火车站换钱的人,从某种角度去看,他们属于是一种专门研究社会行为的人。但与学者并不一样,他们往往不依靠数据,依靠的是实际生活行为。

在移动支付前,换钱者往往利用残币或是破损币来与路人换钱,且有部分人在换钱时,往往用的是高面值的货币换取低面值的货币,并且在换钱的过程中表示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换取正常状态的货币。

而在人们贪了这个小便宜后,将破损币带到银行去换正常的货币时,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除了破损币的换钱之外,还有一种则是整钱换零钱,结果同样,就是换到的钱往往也无法使用。

此类情况,在有关部门介入后,虽然基本已经不存在,但随着移动支付,此类情况也再次出现。

虽然在多种交易环境以及资金安全知识的普及后上当者数量范围有所减少,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人群的占便宜心理,套路形式的更换也使得人们再次走入了圈套。

负责机制

如何避免走入圈套?最重要的是明确责任落点。也就是谁该为资金安全买单,银行,或是金融机构?

虽然都给到了一定的安全支付承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安全支付承诺其实是建立在行为安全的基础上,如果上当者的行为已经存在风险,那么去指望机构的安全承诺显然并不可能,无论是生命还是财产,或许真正的责任机制是在自身,而不是外力。

今年春运的重启,虽然让人们在过年这件事上倍感开心,但做好生命安全防护以及个人财产安全防护依然重要。

责任这件事,本质上就是自己的,过度依靠外力,有的时候,也许仅是给自己的粗心大意找了一个借口而已。

关键词: 这样的情况 安全防护 无法使用

上一篇:干货 | 涉疫数据的安全应用方案
下一篇:精选!基民问答:债券基金的涨跌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预判债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

最新资讯